近日,“接吻神器”引发关注,商家宣称它专为异地恋情侣研发。该APP运营方表示,此产品不是情趣产品,是基于AI、虚拟技术的一种交友、交流产品,是通过APP媒介对传统亲吻的一种通俗化表达。然而,不少网友表示觉得此类产品很低俗,甚至担心未成年人购买使用。在商标、专利方面或存法律风险!
在专利方面,
某亲吻APP运营公司负责人解释,
该APP是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艺术交互艺术毕业设计作品,
公司2022年6月申请了
“一种远程亲吻传递器”的专利,
已收到受理通知书。
而上述专利发明人蒋忠利表示,
他和该APP所属公司及商家并不认识,
也没有合作,
为了避免专利申请通过后产生纠纷,
他会进一步考虑是否联系对方进行沟通或维权。
在商标方面,
通过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后发现,
某亲吻APP的软件开发者
所注册的“某某吻”商标
已于2022年12月被驳回。
一位知识产权业内人士表示,
“就目前来看,
该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
的原因最可能是属于
‘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’
这一类,
因此不予通过申请。”
针对软件开发者擅自对未注册的商标进行使用的行为,
律师认为,
这既是对消费者的欺骗,
也损害了商标管理秩序,
可视为冒充注册商标的违法行为,
市场监督部门有权进行查处。
市场监管部门可以根据《商标法》第五十二条规定给予劝阻,
限期纠正,发布通告。
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,
可以处违法经营额20%以下的罚款,
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,
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。
“即便该平台后续通过
资质审核,注册商标,申请专利等形式进行包装,
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,
仍旧是要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。”